eggball.jpg

這種食物我叫它沙翁,或者炸蛋球。

到維基百科看了一下,發現它有很多名字,其中包括

冰花蛋球、琉璃蛋球,台灣多稱之為開口笑

開口笑  我也開口笑了。

噢對,不就是雞蛋、麵粉、糖嘛。

eggball2.jpg

沙翁是我最喜歡吃的甜點。

你看那些洞,外皮酥脆,內裡鬆軟,味道香甜。

做沙翁有一定的技巧,在網絡上沒有人會告訴你的。

我是從茶樓點心師傅那裡學的。

自己試做了好多次終於掌握了,並記錄下來。

相信這篇文章能幫助你,不必再走冤枉路了。

同樣,文章的最下面有教學影片,幫助你有更好的學習。

不過我建議你先看完文章,

我以前拍的影片不堪入目,

惟有在這裡補充一些漏了講的東西好了。

 

eggball3.jpg

eggball4.jpg

  1. 水  114克
  2. 無鹽黃油  57克
  3. 中型雞蛋 2顆 / 小型雞蛋 3顆
  4. 卡士達粉  10克
  5. 無鋁泡打粉  2克
  6. 臭粉  0.5克
  7. 高筋麵粉  76克
  8. 砂糖  適量

 

以上是7-8個的份量,不能做太少喔。

有很多人問我臭粉是甚麼可不可以不放?在哪可以買?

臭粉是可食用阿摩尼亞粉,是膨脹劑的一種,在烘培店有售。

它遇熱會快速釋放,比泡打粉跟小蘇打更厲害,使蛋球特別鬆化。

由於它快速釋放,氨氣在成品裡殘留很少,你不會在成品裡嘗出臭味。

---

把麵粉、卡士達粉和泡打粉一起過篩。

把黃油跟水煮開,關火,拌入粉類。

成團後,開小火一邊煮一邊壓,至鍋底有層薄膜。

注意用不沾鍋是不能產生薄膜的,我用的是不鏽鋼炒鍋。

eggball5.jpg

把熱麵團取出,太熱了,用工具搓揉均勻。

攤開,戳一些洞加快散熱。

eggball6.jpg

待完全冷卻後加入臭粉,搓揉均勻。

臭粉的量太少了,不容易做。

這裡有一個小技巧,

先拿一小塊出來加入臭粉,並搓揉均勻。

之後放回原來的麵團,再搓揉均勻即可。

 

(成敗關鍵)

把麵團放入大盆裡,每次打入一顆雞蛋,搓揉至啞色,這就代表蛋液被完全吸收了。

到了最後一兩顆,要特別小心。我們要嚴格控制水分,打散後半顆半顆的加進去。

舉例說如果你

  • 做一份,用兩顆中型雞蛋,加入一顆後,把另一顆打散,分兩次加入。
  • 做一份,用三顆小型雞蛋,加入一顆後,把最後的兩顆打散,半顆半顆的加進去。
  • 做兩份,用四顆中型雞蛋,頭兩顆整顆放,把最後的兩顆打散,半顆半顆的加進去。
  • 做兩份,用六顆小型雞蛋,頭四顆整顆放,把最後的兩顆打散,半顆半顆的加進去。
  • 做三份,用六顆中型雞蛋,頭四顆整顆放,把最後的兩顆打散,半顆半顆的加進去。
  • 做三份,用九顆小型雞蛋,頭七顆整顆放,把最後的兩顆打散,半顆半顆的加進去,如此類推。

 

不要貪快,水分太多會破壞麵團,前功盡廢。

用"唧"球體的方式檢查濕潤度。

如果球體成型沒有崩塌,我們可以繼續加半顆,否則就要停止了。

eggball7.jpg

包好放室溫靜置15-20分鐘。

 

準備一大鍋油,要夠深,燒熱至140度,然後關火。

沒有溫度計,可以放一點麵糊下去,會立即冒泡且浮起。

"唧"出一個球,用另一隻手拿湯匙沾點油,水平切斷麵團,輕輕地下鍋。

動作要快,手腳慢一次炸三到四個就好了。

eggball8.jpg

當蛋球浮起了,你可以連續用蜻蜓點水的方式把它按回油裡,讓裡面的空氣膨脹使它快速變大。

eggball9.jpg

當蛋球膨脹到一定的程度,看到它的表皮微微破開,

有自信就開中火,沒自信就開小火,炸至外殼變硬且金黃色。

最後改用大火炸十幾秒,迫出油份。起鍋後才關火,否則油份會返回蛋球裡。

趁熱滾上砂糖,充滿蛋香的沙翁就完成了。

---

下面是講粵語的教學影片,附有中文字幕。

歡迎你訂閱大C廚房的YouTube頻道喔。

我之後還會更新其他的港式食譜,記得關注我喔。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大C廚房 的頭像
大C廚房

大C的港式點心筆記

大C廚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